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运动损伤防护与康复 > 正文

开云体育-官宣日新奥尔良鹈鹕备战欧洲杯,手感冰凉细节流出,话题不断,医务组通报恢复的简单介绍

密西西比泡沫,席卷法国的开云体育贪婪狂潮

在世界金融史上璨若星河的人物中,

约翰? kaiyun 劳是一个传奇。

  

1705年,约翰?劳出版了开云体育app《货币与贸易通论》,

堪称创世纪的经济学巨著。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

经济萧条,增加货币供给不会提高物价,

反而会增加产出;

没有金银,可以发行纸币,

提供足够的信贷和通货来保证经济繁荣。

  

此书出版后的300多年,

不断有人复述他的学术思想。

其中有个最著名的粉丝,

叫做凯恩斯,

被誉为“当代经济学之父”。

凯恩斯写了本书《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即当代经济学大厦奠基之作《通论》,

复述的正是约翰?劳的思想。

我们惊讶于约翰?劳的金融天分,

当代经济学鼻祖,在学术上开山立派。

但在实践中他却种下了一个著名的泡沫——

“密西西比泡沫”。

1717年,约翰?劳雄心勃勃的向法国摄政王提出“密西西比计划”,

要开发密西西比。

据说,那是一片遍地是黄金的土地;

据说,那里用小刀和镜子就能从土著手里换来宝石……

  

8月,密西西比公司成立,

公司获得密西西比河流域法国贸易特许权、

加拿大皮货贸易垄断权,

每股售价500里弗尔,

可以用国债购买。

1719年,约翰?劳买下了法国皇家造币厂,

皇家银行纸币成为法国法定货币。

同年,密西西比公司和原印度公司合并为“新印度公司”,

垄断了法国所有欧洲以外的海外贸易。

这个公司的控股者,就是约翰?劳。

印度公司发行5万股股票,

每股面值500里弗尔,

并承诺每股一年可以获得200里弗尔分红,

加上股票升值预期,

这看起来绝对是一笔很好的投资!

为了买到印度公司的股票,

达官贵人围住了约翰?劳的家,

为了等候约翰?劳,

许多人开始在他家附近租房。

据说,约翰?劳家附近的房租因此上涨了10倍。

  

印度公司股票开盘价格从不足1000里弗尔一路飙升,

飙升至超过20000里弗尔,

而且看情况,还会继续飙升。

法国,已经疯狂了!

印度公司的股票,千金难求。

大家都知道,拿到了印度公司股票,

就等于获得了印钞机。

即使对普通人,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一年内工匠的工资翻了4倍,

失业消失了,新的住房拔地而起,

每一个人都将变成富人……

官宣日新奥尔良鹈鹕备战欧洲杯,手感冰凉细节流出,话题不断,医务组通报恢复的简单介绍

  

股票不断升值,

也给了约翰?劳充分的资金来源和信心。

在约翰?劳主导下,

印度公司在1719年9-12月增发30万股,

每股面值5000里弗尔,

资金用途是偿还30亿里弗尔法国国债。

募股的原因,是印度公司在密西西比购买了很多土地,

那里有着丰富的金矿资源,

获得募股资金后,印度公司的收益将成倍上升。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

可以这样猜测,

约翰·劳的想法是通过皇家银行发行纸币解决财政危机,

再通过卖出印度公司股票回购货币,

这样流通的货币就不会增多,

也就不会有通货膨胀。

这跟现代中央银行并无二致,

不过是一个回购国债,一个回购股票。

问题是,国债和股票,不一样。

无论如何炒作国债,都不会偏离本金太高,

股票,就不行了。

印度公司股票被炒作得实在太高了,

最后,已经完全是投机。

  

如果泡沫破灭,

皇家银行将无法通过发行股票回购货币。

官宣日新奥尔良鹈鹕备战欧洲杯,手感冰凉细节流出,话题不断,医务组通报恢复的简单介绍

刚才说过,密西西比的故事,是忽悠,

印度公司根本没有约翰·劳吹嘘的收益。

虽然国库券也没什么实体经济支撑,

但国债利率很低,中央银行可以承受。

股票本身就是投机性金融产品,

交易市场上的人多为资本利得而非红利,

当股票价格不能维持收益时,

泡沫会破灭,届时将失去回购货币手段,

而流通中的货币足以击垮皇家银行。

约翰·劳注定是这场游戏的输家。

  

1720年,约翰·劳的事业如日中天,

王室宣布由他出任法国财政大臣,

声誉在法国也达到了巅峰。

物极,必反。

尽管人们对所谓的密西西比黄金充满了信心,

但忽悠毕竟是忽悠,

股价不可能无限上升,

泡沫总有破灭的那一天。

1720年1月,

政坛当红人物孔蒂亲王希望以低价买入一批印度公司股票,

同时,希望自己介入印度公司经营。

说白了,这位亲王就是抢劫。

这一无理要求,当然被约翰·劳拒绝。

结果,亲王一怒之下弄来三车纸币,

要求约翰·劳兑付黄金。

尽管皇家银行兑换了这几车纸币,

而且单纯这一件事也远远不能冲垮皇家银行和印度公司。

但是,这件事提醒人们,

纸币和股票毕竟不是金银,它就真这么值钱?

  

精明的先知先觉者开始兑换黄金,

并逐步将之转移为窖藏。

更不幸的是,一些谣言也开始流传:

密西西比流域并没有发现金矿,

约翰·劳所谓的黄金神话不过是一些骗人的故事。

股价崩溃,往往从谣言开始。

仅1月份一个月,

印度公司的股价就从2万里弗尔跌倒了1万里弗尔,

而且是在约翰·劳开始回购股票的情况下才稳住的。

如果约翰·劳能沉住气,

密西西比泡沫可能还能维持一段时间。

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

皇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是50%,

比《巴塞尔协议》规定整整高6倍,

一般情况下,能够保证兑付。

但约翰·劳没有沉住气。

在他建议下,王室宣布:

彻底禁绝金银流通,只有纸币才是法定货币;

任何人拥有超过500里弗尔的金银,

都将被处以高额罚款;

谁传播印度公司的“谣言”,

就要被抓起来送到新奥尔良。

不打自招,以前关于密西西比,

人们只是传言、只是猜测。

这种行为,只能证明约翰·劳心虚,传言是真的。

1720年5月,

法国国务会议估算全法流通的纸币为26亿里弗尔,

而皇家银行只有一半的储备。

会议得出了一个非常荒谬的结论:

只要将纸币贬值一半,

就可以足额兑付黄金。

这个相当离谱的法令直接导致了印度公司股价崩盘,

7天后,王室不得不宣布法令作废,

此时,印度公司股票已经掉到了1000里弗尔以下。

约翰·劳的家门口再次门庭若市起来,

不过,这次来的是暴徒——

袭击约翰·劳的暴徒。

愤怒的人们把约翰·劳的马车砸的粉碎,

消息传到王室的时候,

正在开会的贵族居然爆发出欢呼……

  

其实,印度公司股价后期的跌幅远没有传说中的离谱,

1721年9月也不过跌回1719年5月的水平,

约翰·劳设计的这个体系还是有可能支撑下去的。

关键时刻,王室背叛了约翰·劳。

王室免去了约翰·劳财政大臣职务,

他被一脚踢出内阁。

10月,摄政王宣布废止纸币流通,

剥夺了印度公司一切特权。

挤兑,已经不可避免了,

曾经烜赫一时的法兰西皇家银行在一片喧嚣中关门大吉。

“密西西比泡沫”给法国留下的伤痛是无法弥补的,

泡沫破灭的时候,

纸币面值连续下降,

整个国家的财富在瞬间蒸发。

因为,此时国民对未来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

  

此后80年,法国都没敢再重建银行体系,

始终使用铸币。

约翰·劳只有选择出逃,

此后,这位金融天才以赌为生,

在威尼斯生活。

“约翰·劳既不是骗子,

也不是疯子……

他没有料到整个国家贪婪的狂潮;

他也不知道,

自信,像怀疑一样,

可以无限制地增长,

并且,希望也可以像恐惧一样四处泛滥。”

——查里斯·麦基

准确把握投资标的内在价值,

是价值投资者最核心的能力。

唯有如此,才能克服人性的贪婪与恐惧,

获得真正的长期收益。

讲真,投资是件很专业的事。

发表评论

  • 67人参与,2条评论
  • 曹军轩 于 2025-06-16 20:09:11  回复
  • 这个产品真的太棒了,用起来非常顺手,强烈推荐给大家! 质量超出预期,非常值得购买,下次还会再来。
  • 赵玉翔 于 2025-03-30 11:47:04  回复
  • Absolutely love this product! It's exactly what I needed and works perfectly.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